260、学员在夜间驾驶有困倦感时,教练员应让学员( )。
A、用吸烟、喝水等方法提神
B、打开收音机继续驾驶
C、停车休息
答案:C
分析:一定要停车休息,疲劳驾驶容易使人判断能力下降,对安全行车的危害极大。
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驾驶训练时,应采用“先示范,后讲解”的模式。( )
一辆中型客车核载19人,实载29人驾驶员连续驾驶6小时,以20km/h的速度行至一下陡坡并急转弯处,因道路泥泞湿滑,车辆转弯半径过大,驶出路面,坠下200米深的悬崖。上述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违法( )。
教学( )是教案的主体部分,也是教案编写最重要的步骤。
家对机动车实行( )报废制度,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,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。
机动车信号灯红灯亮时,即使右侧没有行人或其他障碍物,也禁止右转弯的车辆通行。
教练员可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,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。
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社会化,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应当依法经营,诚实信用,公平竞争。
教练员组织学员进行实车驾驶训练时,应当注意( )。
学员经过反复练习还没有掌握动作要领时,教练员应该( )。
遇道路阻塞时,机动车驾驶人应长鸣喇叭,知会前车让道通行。( )
某日早上6时,冉某驾驶一辆大客车出发,连续行驶至上午11时,在宣汉县境内宣南路1公里处,坠于公路一侧垂直高度8.5米的陡坎下,造成13人死亡、9人受伤。冉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时什么?( )
图中标志为( )标志。(黄底、黑边、黑图案)
起动机在起动发动机时每次不能超过5秒钟,再次使用时须间隔15秒钟。( )
坡道起步时( )是车辆后溜的主要原因。
汽车在冰雪路上用一档起步驱动车轮打滑,在驱动车轮下填充铺垫物后汽车可能起步行驶,填充铺垫物是为了( )。
驾驶动作的反应时间符合( )等规律。
根据汽车安全性能的基本定义,( )属于主动安全系统。
夜间行车前,教练员应提示学员调整好内后视镜,防止后车灯光引起眩目。
学员掌握驾驶技能一般是先快后慢。( )
驾驶汽车通过较长而陡的下坡路应( )。